刘备不让魏延守荆州而让关羽守的原因都有哪些?

  刘备漂泊半生,直到赤壁之战后,才死皮赖脸地占据了荆州数郡之地。不过,这位大汉皇叔并未就此满足,紧接着又看中了刘璋的益州,并果断出击。以刘备当时的实力来讲,这种吃着碗里的、看着锅里的做法,势必会让他“贪多嚼不烂”。但有人提出假设,称如果刘备让魏延留守荆州,带关羽夺取益州,很可能会改写历史。那么,事情果真如此么?

image.png

  尽管赤壁之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,可论实力而言,三家中刘备最弱。既要防守荆州,又要夺取益州,自然要分兵戍守。万一没拿下益州,又丢了荆州,那么刘备的命根子也就相当于断了。所以,让谁镇守这来之不易的大本营,就成了非常关键的选择。

 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,刘备手下大将有关羽、张飞、赵云等,其次便是黄忠和魏延等人了。如果论谋略,正史中的魏延也能勉强跻身一流将帅,虽不能与曹操的五子良将相媲美,倒也不是个无用之人。

  不过,在刘备进取益州之前,魏延尚未发迹,军功也不显著。陈寿的《三国志》在给魏延作传时,虽较为简略,倒也可以窥见端倪:

  魏延字文长,义阳人也。以部曲随先主入蜀,数有战功,迁牙门将军。——《三国志·魏延传》

  《魏延传》开篇即谈及,魏延是在刘备入蜀的过程中,才多次立下战功,被升迁为牙门将军。史家对“牙门将军”一职似有争议,难以用三言两语指出其军阶与地位高低,但我们可以从同任牙门将军的赵云来做对比:长坂坡一战后,赵云因救主有功,被升迁为衙门将军。

  以此来看,魏延在刘备集团中又拼杀多时,才熬到了与赤壁之战前赵云相仿的位置。而在刘备选将留守荆州时,魏延的地位则远不及赵云,更比不过关羽和张飞了。

  前文提及,因荆州事关重大,故而负责镇守荆州的人一定要是刘备心腹,且在刘备集团中有着重要地位。从这一点来讲,当时的魏延连守荆州的资格都没有。

  而如果从才能来看,即便在魏延巅峰时,最大的功绩也只是在阳溪之战中挫败了费瑶和郭淮的进攻,并凭此战功升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,享假节之权,进封南郑侯。此外,正史中的魏延也就是在诸葛亮北伐期间,提出了个“兵出子午谷”的冒险计划。

  如果拿魏延和关羽相比,无论是他同刘备的亲属关系,还是在分兵时的军阶,亦或是在军事才能方面,完全都不在一个层面上。世人皆传关羽是大意失荆州,但实际上在刘备分兵以后,荆州便已经被曹操和孙权觊觎多时,即便是在赤壁之战后,曹军也并未完全撤退,而是枕戈待旦。

  事实上,关羽使用假节之权发动襄樊战争,一方面是为了减轻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压力,另一方面则是以攻为守,试图改变被动局面。只可惜,由于所统人马有限,粮草供给困难,又加之东吴偷袭,才使这位大将惨败。

image.png

  尽管近年来不少人都替魏延鸣冤叫屈,可一旦我们翻阅史籍便会发现,其实此人虽然善于统兵,又具谋略,但却有着非常致命的弱点。正如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所评价的:“延既善养士卒,勇猛过人,又性矜高,当时皆避下之。”也正是因为性格上的缺陷,才使得他与杨仪水火不容,最终惨死于内斗。试问,这样的人,真能镇守荆州么?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闪电博客-科普知识-常识技巧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://www.tuosiweiyingxiao.cn/post/93076.html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、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侵权联系删除邮箱1922629339@qq.com,我们将按你的要求删除

上一篇 2021-10-01
下一篇 2021-10-01

相关推荐